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佛拉納舞;佛拉納舞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orlana; Furlana
作者: 高麗娟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義大利東北區域,特別是夫里阿利(Friuli)地方的古老對舞。當地稱為Furlana Ziguzaine,以3/4拍子舞蹈。此舞型式為求歡舞的樣式,有活潑的啞劇內容,可由一對或數對男女共舞。舞步是跑跳步及華爾茲步。求歡的方式較傾向女對男,男子先以一小花束獻於女子為始,接著女子則裝模作樣地要逃離這位男伴。此舞若在夫里阿利以外區域是以6/8拍子呈現,若在維內提(Venetia)地區則為船夫的最愛。音樂方面,此舞曲沿襲吉格舞節奏的三拍子型式,以十六世紀的舞蹈音樂中具有似帕薩梅奏舞曲(Passamezzo)的風格。巴赫(Bach)曾使用佛拉納舞曲於其C大調交響曲作品中。法國歌劇作家康普拉(Andre Campra, 1660.12.4-1744.6.29)在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的巴蕾歌劇作品《風流的歐洲》(L´Europe galante, 1697)及《威尼斯節日》(Les Fêtes Venitiens)(1710)都出現佛拉納舞曲。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佛拉納舞;佛拉納舞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