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鎖蛇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棲息於山區或開墾地及河床礫灘地。常盤成一堆,行動緩慢,攻擊性強,具有劇毒,能致人於死,需小心因應。夜間活動,以蛙、蜥蜴、蛇、鳥和鼠類為食。胎生,每窩可產20-63條仔蛇。台灣數量極為稀少,有人走私進口,卻怕被緝獲而將蛇丟棄於港口附近,造成港口附近居民被咬的紀錄。
知識 1: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鎖蛇
世界地理分布: 台灣特有
中文亞目名: 蛇亞目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目名: 有鱗目
中文科名: 腹蛇科
中文綱名: 爬蟲綱
中文門名: 脊索動物門
分布海拔高度: 0~500公尺
學域-大分類: 動物-爬蟲類
拉丁亞目名: Serpentes
拉丁亞門名: Vertabrata
拉丁屬名: Daboia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目名: Squamata
拉丁科名: Viperidae
拉丁綱名: Reptilia
拉丁門名: Chordata
紀錄類別: 脊椎動物爬蟲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Daboia russellii (Shaw and Nodder,1797)
形態:
頭呈三角形,體型粗而短,體長多在1公尺以下,體色為鐵灰色,亦有黃褐色者,體被中央有1排長橢圓形的斑紋,狀似鐵鍊,故又名鎖鍊蛇或鍊仔蛇。
分布:
台灣、中國大陸南方、緬甸、泰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
生態習性:
棲息於海拔1,000公尺以下低海拔的平原或丘陵,多出現於開闊乾燥的田野,礫石遍佈的草生地、蔗田與旱地。鎖蛇的行動較遲緩,日、夜皆會活動,由於其體色斑紋與周遭環境色調極為相似,一般人不易察覺其蹤跡,惟其對騷動極為敏感,受驚擾時會發出中氣十足且尾音極長的“呼-”聲,非常容易分辨。鎖蛇的攻擊性較其它蛇強,且常出其不意地進行跳躍式攻擊,惟由於鎖蛇的身體粗短,故攻擊距離不長。以鼠類、鳥類與蛙類為食。胎生,交配期為每年的2、3月間,於8~10月間產仔,每胎之產仔數約為20~30餘條。由於低海拔地區開發破壞嚴重,族群數量日趨稀少,現以台灣南部之高雄、屏東,東部之花蓮、台東較常發現。
目:
有鱗目(Class Squmata)
亞目:
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
科:
蝮蛇科 (Family Viper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鎖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