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腔腸動物螫傷中毒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elenterate Poisoning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因腔腸動物螫傷引起的中毒,致病種類包括水母(jellyfish,最常見)、海葵(sea anemone)、珊瑚(coral)、水螅(hydroid)等。此類水中生物因具有刺絲胞(nematocysts),於攻擊時可射出刺絲胞,經由其中管狀構造,釋放出具神經及心臟毒性的蛋白質、胜肽(peptide)或phospholipase、histamine等 ,而引起中毒。中毒的症狀一般於接觸後迅即產生,可包括局部紅腫,搔癢、疼痛、浮腫、紅斑、脫皮、水皰及膿皰,並可能引起肌肉或關節疼痛、肌肉壞死、呼吸困難、發燒、畏寒、腹瀉、意識不清、腹痛、呼吸困難、發紺、四肢麻痺、劇痛休克、肺水腫乃至於死亡(包括溺斃)。在腔腸動物的螫傷中,以水母最常見及嚴重,並常於皮膚上呈現特殊呈淋巴分佈的紅線。螫傷後的恢復依不同種類而有差異,可由數小時至數週不等。對於腔腸動物的螫傷,首先要以浴巾、衣服等去除仍附於體表的刺絲胞,另外可以用3~10%的醋或其他物質(如氫氧化鈉或硼酸等)以去除刺絲胞的活性;至於酒精類物品或尿則因會促使刺絲胞釋放毒液,不可使用。對於局部仍有症狀者,類固醇或抗組織胺藥膏,乃至於口服抗組織胺藥物皆有幫助。對於珊瑚刺傷者,因傷口容易出血感染,須特別注意傷口的清潔。可以用優碘或低濃度的雙氧水消毒,並臥床休息及使用抗生素。產生休克者,應給予氧氣、氣管插管、靜脈輸液及腎上腺素等急救用藥。主要避免中毒之法,為潛水時應有適當的保護裝備、勿僅一人潛水及避免於風暴過後潛水。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腔腸動物螫傷中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