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紅螯螳臂蟹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紅螯螳臂蟹
英文名: Chiromantes haematochir
描述:
俗稱紅螯蟹,英名Red-clawed crab。頭胸甲寬約3公分,略呈方形,寬度稍微大於長度,前後彎曲,表面平滑,前緣、後緣及側緣均平行,胃區和心區有微笑形的凹痕,肝區有兩條長形的凹陷,鰓區有數條斜向後緣的細紋,前側緣除眼後齒外無齒。前額寬,額緣平整向下折彎。雄蟹的螯腳強壯且左右不等大,表面光滑,兩指末端內彎,尤以可動指彎曲的很厲害,咬合緣有細鋸齒。步腳側扁,強而有力,長節前緣近先端處有1棘,前節有許多棘粒,腕節、前節和指節具有長剛毛。身體以灰黑色為主,有的呈墨綠色、橘黃色、黃色、棕褐色至綠褐色,雄蟹和成熟雌蟹的眼柄、頭胸甲前緣和側緣有時呈黃色至橘紅色,螯腳呈鮮紅色至紅褐色,指部漸呈淡黃色;未成熟的雌蟹及幼蟹的螯腳則大多呈白色至黃色,稍帶紅色。步腳呈紅褐色、橘灰色、灰黑色至灰色。
分布:
本種分佈於臺灣、中國大陸沿岸、韓國、日本、越南、新加坡等東亞地區,臺灣各地偶爾可見,局部海岸林數量較多。
作者: 陳育賢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