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蠡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蟲子蛀食木頭。
  2. 器物因為使用過久而剝落、腐蝕的樣子。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用瓠瓜做成的水瓢。
    【例】以管窺天,以蠡測海。(《漢書.卷六十五.東方朔傳》)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蟲子蛀食木頭。《說文解字.○部》:「蠡,蟲齧木中也。」清.段玉裁.注:「此非蟲名,乃謂蠹之食木曰蠡也。」
[形]
器物用久剝落、腐蝕的樣子。明.張自烈《正字通.虫部》:「凡器物用久剝落若蟲蝕者謂之蠡。」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用瓠瓜做成的水瓢。《廣韻.平聲.戈韻》:「蠡,瓠瓢也。」《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語曰:『以筦闚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ㄌㄧˇ

1. 蟲子蛀食木頭。《說文解字.䖵部》:「蠡,蟲齧木中也。」清.段玉裁.注:「(蠡)此非蟲名,乃謂蠹之食木曰蠡也。」

2. 器物用久剝落、腐蝕之貌。《正字通.虫部》:「凡器物用久剝落若蟲蝕者謂之蠡。」《孟子.盡心下》:「以追蠡。」

㈡ ㄌㄧˋ

1.蟲名。《集韻.去聲.霽韻》:「蠡,蟲名,食木。」

2.分割。《方言》卷六:「參、蠡,分也。齊曰參,楚曰蠡,秦晉曰離。」

㈢ㄌㄧˊ

以瓠瓜製成之水瓢。《廣韻.平聲.戈韻》:「蠡,瓠瓢也。」《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語曰:『以筦闚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唐.李商隱〈詠懷寄祕閣舊僚二十六韻〉詩:「典籍將蠡測,文章若管窺。」

㈣ㄌㄨㄛˇ

「瘯蠡」:

⑴ 皮肥。

⑵ 疥癬之類的皮膚病。《左傳.桓公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

㈤ ㄌㄨㄛˊ

通「蠃」。即螺。特指螺殼、螺號。漢.班昭〈東征賦〉:「諒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陳力而相追。」《新唐書南蠻傳.下.環王》:「出以象駕車,羽蓋珠箔,鳴金、擊鼓、吹蠡為樂。」

注音: ㈠ㄌㄧˇ ㈡ㄌㄧˋ ㈢ㄌㄧˊ ㈣ㄌㄨㄛˇ ㈤ㄌㄨㄛ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蠡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