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角色扮演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ole Playing
作者: 郭玉霞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角色扮演源於心理劇,通常用在團體輔導方面,部分學者認為這種方法也可以用在教育情境中,而成為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角色的概念是角色扮演教學模式的基礎,在教學前,教師宜先教學生如何使用這個概念、認識不同的角色,並用角色的概念來思考本身及別人的行為。
  角色扮演是透過對問題的描述、演示與討論來處理問題。在教學情境中,部分學生擔任角色扮演者,其他學生則擔任旁觀者。角色扮演者將自己置於別人的立場,試著和其他角色扮演者產生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產生同理心、同情心、憤怒、感情等等情緒,這些情緒的內容、角色扮演者所說的話及行動,都是後來分析的內容。當角色扮演結束時,所有的學生參與討論並作分析,以了解為什麼劇中人會作如此決定,在劇中反抗的來源是什麼,以及是否有其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角色扮演教學模式的精髓是參與者與觀察者投入一個真實的問題情境,並期望由其中找出解決途徑及對問題的新的理解,經由角色扮演,可以達到下列預期的目標:(1)探索學生本身及別人的感情;(2)使學生對於本身的態度、價值、和知覺得到領悟;(3)發展學生的問題解決技巧及適當的態度;(4)用不同的方式來研討學科。這些目標也是教師在使用這個模式時可強調的重點。
  在運用這個模式時,教師若只是告訴學生要角色扮演,學生可能無從著手。因此,學者們建議教師採用下列的步驟:(1)從暖身活動中找出欲探討的問題;(2)角色的選擇與分配、情境的布置;(3)在安全、可信賴的情境中,讓學生盡情演出;(4)針對演出內容進行討論與評量;(5)藉著再演出,讓學生對問題有更深入的認識;(6)依據討論與演出結果,對於問題提出可能的解決途徑。
  角色扮演教學模式主要運用在情意領域的教學,教師若是運用控制與管理的方式教學,學生仍會抑制其感情而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在這個模式中,教師與學生宜建立平等、互信的關係,而在過程中,教師宜遵守下列的原則:(1)接受學生的感情、反應與建議,並不作評斷;(2)幫助學生探索問題的不同層面,認識不同的觀點;(3)藉著回溯、綜合歸納學生的反應,使學生了解本身的觀點與感情;(4)強調同一角色有不同的扮演方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5)強調同一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方式,沒有一個方式是絕對正確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角色扮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