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訊息理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nformation Theory
作者: 吳昭容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訊息理論是在一九四九年由謝農(Clande E. Shannon)與威弗(Warren Weaver)提出的,當時在貝爾電話實驗室工作的謝農與在洛克菲勒基金會工作的威弗,為了了解訊息量與傳送速度間的關係,以及尋求改善訊息的清晰度,而提出了一個說明一般性溝通系統的數學模型。
  這個模型中包括五個基本的部分,如下圖所示:
  
  除了訊號之外,有時也有雜訊會被同時傳送,謝農與威弗在該模型中,以一般的統計公式定義下列的概念與回答有關的問題─管道容量、傳送率、編碼的訊息量、雜訊,及上述變項間的關係。
  訊息理論雖然是由通訊工程人員首先提出的,但很快地就被心理學者所借用,特別是訊息量(bits)的計算公式,更廣泛地被使用。稍早,心理學者借用訊息理論中的統計公式就如同一般的統計方式一樣,不論理論主張如何,都可以使用該種統計方法。大約到了一九六○年代初期,訊息理論被借用來當作對人的一種比喻,也就是將人當作是一種訊息處理的系統,所以,我們可以對人的認知運作問類似的問題:人的管道容量有多大?編碼的訊息量與傳送率之間的關係如何?……有些心理學者就以實驗呈現出,當訊息量越大時,人的反應速度越慢。
  心理學家借用訊息理論的觀點,以訊息傳送比喻人的認知歷程,就形成了訊息處理模式,這對探討人類認知歷程的認知心理學研究影響很大。所以,大部分討論認知心理學歷史沿革的學者都會指出,訊息理論是其主要思想源頭之一。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訊息理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