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認定 - 教育百科
自 | |
我 | |
認 | |
定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Ego Identity |
作者: | 張景媛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認定(identity)一詞來自於艾利克森(E.H. Erikson)一九六三年提出的人格發展八個週期。艾利克森認為佛洛依德(S. Freud)的人格理論將人格發展分為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與性愛期五期,是以「性」為人格發展的動力,且只談到青少年階段而已。因此,艾氏提出的人格理論兼顧社會文化對人格發展的影響。他將人的一生分為八個時期,每個時期都是一個重要的關鍵期。如果個人在各階段的行為表現能符合社會文化的要求,就可以順利通過這個關鍵期而進入下一個時期。這八個階段中的第五個階段是青年期,青年期的危機或衝突就是自我認定(identity)的問題。當兒童進入青年期後,由於個人認知發展逐漸成熟,因此產生了自我要求一致的意識,即在面對新環境時,會將過去的經驗、目前的知覺與對未來的期望產生關聯,形成一個屬於自己的「自我」。當青少年能順利的達到自我認定的地步時,思想與行為就會更加的協調一致,能更積極主動的開創未來的前途。但是,如果在青年期的自我認定發展不順利,就會形成所謂的「自我認定混淆」(identity confusion)的現象。這就是艾氏所提出來的發展危機論(theory of developmental crisis),即青少年不能解除自我認定的危機時,這種情形將會影響以後各階段的人格發展。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自我認定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