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說謊分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ie Score
作者: 李坤崇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測驗編製者為了覺察受試者是否誠實作答,而在測驗中設計「說謊分數」作為衡量受測者作答時誠實程度的指標。設計「說謊分數」的量表,以[明尼蘇達多項人格量表](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最著名,此量表除了包括慮感症、抑鬱症、歇斯底里症、精神病趨向、男性化與女性化、妄想症、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輕噪症、社交內向等十個量表外,尚包括「說謊分數」量表作為衡量誠實程度的指標,此量表分數高表示傾向好的方向回答。
  李坤崇、歐慧敏於民國八十二年編製的[行為困擾量表]係兼顧國中和國小實際狀況、國中和國小教師經驗,與參酌有關行為困擾或生活適應的工具,而編製的一種適用於國小四年級至國中三年級學生的量表。此量表包括自我關懷困擾、身心發展困擾、學校生活困擾、人際關係困擾、家庭生活困擾等五個分量表和一個誠實指標。以相對應的三組題目得分作為衡量誠實程度的指標,如一個題目為:教師喜歡我,相對應的題目為:教師不喜歡我,且兩題相距二十題以上。若相對應三組得分差絕對值的和大於六分,則視為受試者的作偽程度偏高,宜請受試者重新填答。施測過此量表的教師表示:誠實指標頗能反應受試者作答的誠實程度。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說謊分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