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賽乃姆 - 教育百科
賽 | |
乃 | |
姆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ai Nai Mu |
作者: | 霍德華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維吾爾族民間舞蹈。廣泛流傳於新疆各地。是維吾爾族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歌舞形式。每逢維吾爾族舉行「麥西熱甫」(一種歌舞遊藝傳統的集會形式)及婚禮等喜慶日子,人們歡聚時,均要表演這種集體歌舞。形式自由,室外廣場室內大堂均可進行。人數不限,無論男女老幼都可參加。表演時,大家圍圈席地而坐,樂隊和伴唱者聚在一角。舞者在圈內,可一人、雙人、多人即興而舞。也可邊舞邊邀請圍觀者進場同舞。樂隊在旁伴奏,眾人拍手唱和。舞至熱烈時,眾人常喊凱那(意為加油)。氣氛活躍歡騰。主要動作有:〈三步一勾〉、〈橫墊步〉、〈橫磨步〉、〈點步〉、〈進退步〉等。舞姿優美,以揚眉、弄目、移頸、聳肩等獨特造形,加之手腕、腰身的運用配合,形成了《賽乃姆》的獨特風格。伴奏樂器主要有:彈布爾、熱瓦普、獨它爾等彈撥樂器及拉弦樂器薩它爾,打擊樂器薩巴依、手鼓等。節奏多為2/4 和4/4 拍,個別地區有5/8 節奏。曲調流暢,既抒情又熱烈,極富舞蹈性。《賽乃姆》原是樂曲與節奏的名稱,是維吾爾族傳統的大型套曲《木卡姆》音樂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可以獨立的形式進行表演。各地《賽乃姆》風格特點各異。如南疆喀什地區,風格明快活潑;北疆伊犁地區,風格瀟灑豪放;東疆哈密地區,風格平穩風趣。按傳統習慣,還在《賽乃姆》稱謂前面,冠以地區的名稱,如:《喀什賽乃姆》、《伊犁賽乃姆》、《哈密賽乃姆》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賽乃姆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