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育部長(美國) - 教育百科
(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ecretary of Education
作者: 張芳全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謝文全指出:「目前美國聯邦政府中直接負責教育的行政單位為聯邦教育部(Federal Department of Education),由國會於1979年10月17日通過的教育部組織法所設立,與聯邦其他各部會的地位平行;但其職權沒有因此而增加,提昇為教育部的目的在改善聯邦教育工作的管理與協調,以便於有效協助州、地方、私人機構、學生與家長執行其教育任務。」楊思偉也提到:「雖然美國憲法未賦予聯邦政府教育的權責,但在1980年代後,聯邦政府已漸漸涉入各州的教育事務,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發展部分受到聯邦政府的影響。」   此外,謝文全提到:「聯邦教育行政機關的組織會隨著時代的需求而調整,通常設置首長一人,副首長一至二人,以下分設若干司或處掌管各類行政業務,另外設有若干諮詢審議會以供諮詢,並有附屬機構從事研究或提供教育服務。美國教育部設置部長(Secretary of Education)一人,為教育部之首長負責部內之監督指揮工作,由總統提名經國會參議院同意後任命之;部長之下又設有副部長(Deputy Secretary)及次長(Under Secretary)。」   美國第一任教育部長Shirley Hufstedler於1979年12月6日宣誓就職,其後經歷Terrel Bell(1981-1984)、William J. Bennett(1985-1988)、Lauro Cavazos(1988-1990)、Lamar Alexander(1991-1993)、Richard Riley(1993-2001)、Roderick Paige(2001-2005)、Margaret Spellings(2005-2009);現任部長由Arne Duncan(2009至今)擔任。Richardson就現階段教育部長Duncan提及教育的長遠目標有:「認為實現優質教育是所有兒童享有的公民權利、支持《沒有落後的孩子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並將重點放在降低少數民族與白人成就上的差距、主張較為寬鬆的目標且增加資金,同時允許更多教育試驗的方法。」楊思偉(2007)。比較教育。臺北市:心理。
謝文全(2004)。比較教育行政。臺北市:五南。
Richardson, J. (2009). “Quality education is our moon shot”: An interview with Secretary of Education Arne Duncan. Phi Delta Kappan, 91(1), 24-29.
參考資料:
楊思偉(2007)。比較教育。臺北市:心理。
謝文全(2004)。比較教育行政。臺北市:五南。
Richardson, J. (2009). “Quality education is our moon shot”: An interview with Secretary of Education Arne Duncan. Phi Delta Kappan, 91(1), 24-29.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育部長(美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