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èng |
解釋:
[名] 1.國名。曼姓。周時所建。故址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鄧縣,後為楚所滅。《說文解字.邑部》:「鄧,曼姓之國,今屬南陽。」 2.地名:(1)春秋時魯地,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汶河以南,運河以北一帶。《左傳.隱公十年》:「公會齊侯、鄭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鄧,為師期。」晉.杜預.注:「鄧,魯地。」(2)春秋時蔡地,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郾城縣東南。(3)戰國時魏邑,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孟縣西南。《史記.卷五.秦本紀》:「(昭襄王)十六年,左更錯取軹及鄧。」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故鄧城在懷州河陽縣西三十一里,並六國時魏邑也。」 3.姓。如三國時魏國有鄧艾,清代有鄧廷楨。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鄧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鄧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tīng
|
音讀: | Tīng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鄧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國名。曼姓。周時所建。故址於今大陸地區河南省鄧縣,後為楚所滅。《說文解字.邑部》:「鄧,曼姓之國,今屬南陽。」 2. 當地名: ⑴ 春秋時魯地,於今大陸地區山東省汶河以南,運河以北一帶。《左傳.隱公十年》:「公會齊侯、鄭伯於中丘,癸丑,盟於鄧,為師期。」晉.杜預.注:「鄧,魯地。」 ⑵ 春秋時蔡地,約於今大陸地區河南省郾城縣東南。 ⑶ 戰國時魏邑,約於今大陸地區河南省孟縣西南。《史記.卷五.秦本紀》:「(昭襄王)十六年,左更錯取軹及鄧。」唐.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故鄧城在懷州河陽縣西三十一里,並六國時魏邑也。」 3. 姓。如三國魏有鄧艾,清代有鄧廷楨。《廣韻.上聲.嶝韻》:「鄧,姓。出南陽、安定二望。殷王武丁封叔父於河北,是為鄧侯,後因氏焉。」 |
|
注音: | ㄉㄥ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鄧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