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醱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用酒再去釀酒。
  2. →醱酵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將酒再次重釀。唐.李白〈襄陽歌〉:「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醱醅。」
2.參見「醱酵」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ㄆㄛˋ

酒再釀。《集韻.入聲.末韻》:「醱,酘謂之醱。」《集韻.平聲.侯韻.酘字》:「酘,酒再釀。」元.薛昂夫〈端正好.高隱訪知音套.倘秀才〉曲:「果然你無酒時渾醅再醱,無按酒時摘幾箇生茄兒來醬抹。」明.李東陽〈題陳考功所藏何太守山水圖〉詩:「有魚旋烹醅旋醱,誰與長年老蒿莿。」

㈡ㄈㄚ

「醱酵」:一般指菌類、細菌或其離體之酵素於缺氧狀態下,分解有機物之過程。應用於製藥、食品、釀酒、製茶或化學工業等方面。亦作「發酵」。

注音: ㈠ㄆㄛˋ ㈡ㄈㄚ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醱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