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瑑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ㄩˋ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13
  • 漢語拼音 zhuà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àn
解釋:
[名]
玉器上所雕刻的花紋。《說文解字.玉部》:「瑑,圭璧上起兆瑑也。」
[動]
在玉器上雕刻花紋。《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然則常玉不瑑,不成文章;君子不學,不成其德。」《新唐書.卷七六.后妃列傳上.楊貴妃》:「凡充錦繡官及冶瑑金玉者,大抵千人。」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玉器上所雕刻之花紋。《說文解字.玉部》:「瑑,圭璧上起兆瑑也。」《廣韻.上聲.獮韻》:「瑑,璧上文也。」《周禮.春官.典瑞》:「瑑圭璋璧琮,繅皆二采一就,以覜聘。」

2.於玉器上雕刻花紋。《集韻.上聲.準韻》:「瑑,璧上成文曰瑑。」《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瑑圭璋八寸,璧琮八寸,以覜聘。」漢.鄭玄.注:「瑑,文飾也。」《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然則常玉不瑑,不成文章;君子不學,不成其德。」《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巧言利口以進其身;陰奉琱瑑刻鏤之好以納其心。」《新唐書.卷七六.后妃列傳上.楊貴妃》:「凡充錦繡官及冶瑑金玉者,大抵千人。」

注音: ㄓㄨ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瑑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