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荂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ㄘㄠˇ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huā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ā
解釋:
[名]
草木的花。《爾雅.釋草》:「華,荂也。」晉.郭璞.注:「今江東呼華為荂。」《文選.左思.吳都賦》:「異荂蓲蘛,夏曄冬蒨。」
[動]
茂盛。漢.揚雄《方言》卷一:「華、荂,晟也。齊、楚之間或謂之華,或謂之荂。」元.宋旡〈蕃釐觀感瓊花〉詩:「旁枝微舊崛,新葉謾榮荂。」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ㄏㄨㄚ

1. 草木之花。《說文解字.󸝖部》:「󸝖,艸木華也。……荂,󸝖或从艸,从夸。」《爾雅.釋草》:「華,荂也。」晉.郭璞.注:「今江東呼華為荂。」晉.左思〈吳都賦〉:「異荂蓲蘛,夏曄冬蒨。」宋.釋贊寧《筍譜》:「熱欲去,寒欲來,氣至而涼,故曰小春。往往木有花,草有荂。」

2. 濃郁、茂盛。漢.揚雄《方言》卷一:「華、荂,晟也。齊、楚之間或謂之華,或謂之荂。」宋.釋賛寧《宋高僧傳.卷二五.梁温州大雲寺鴻楚傳》:「一日,楚之講堂中忽生蓮華,重柎複葉,香氣芬荂。」元.宋无〈蕃釐觀感瓊花〉詩:「旁枝微舊崛,新葉謾榮荂。」

⇒作「」形時,為@A03503

㈡ㄈㄨ,ㄏㄨㄚ之又音。

注音: ㈠ㄏㄨㄚ ㈡(又音)ㄈㄨ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荂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