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阿波羅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ā bō lu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ā bō luó
解釋:
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為英語Apollo的音譯。主神宙斯之子,司傳播神的意志於人間,又為知識藝術及光明清純的神。也譯作「阿坡羅」、「愛缽羅」。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阿波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pollo; Apollon Musagète
作者: 曾淑玲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為兩幕舞劇。首演於1928年4月27日,在華盛頓的議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 Washington D.C.),由波姆(Bolm)編舞,尼可拉斯.雷米索夫(Nicolas Remi-soff)負責佈景道具。史特拉溫斯基所作(Stravinsky)重要的芭蕾音樂之一。舞劇內容主要敘述希臘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的誕生,及其接受女神們(繆斯)各項音樂、舞蹈訓練的種種,然而真正受到曙目的演出,卻是稍後1928年6月12日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為狄亞格烈夫俄國芭蕾舞團(Les Ballets Russes de Serge de Diaghilev)所編的版本,演出地點為巴黎的莎哈.貝爾那劇場(Th. Sarah Bernhardt)舞台設計由安德烈.鮑湘(André Bauchant)負責,參與的舞者有李法(Lifar)、妮奇堤娜(Nikitina)、徹尼希娃(Tchernicheva)及杜伯羅芙斯佳(Doubrovska)。這個舞作,是巴蘭欽和史特拉溫斯基(Stravinsky)第一次的合作,亦被視為巴蘭欽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風格的誕生。日後巴蘭欽入主紐約市立芭蕾舞團(New York City Ballet),《阿波羅》更成為該團重要的經典舞碼之一。除了史氏的《阿波羅》,1951年義大利的編舞家米羅斯(Milloss)在羅馬。德國的編舞家格索夫斯基(T.Gosovsky)在柏林都編過類似劇本的舞作,稍後1955年則有喬奇(Georgi)在漢挪威(Hanover)的版本。
參照: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George Balanchine and Francis Mason《101 Stories of the Great Ballets》1989.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阿波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