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鮑老(兒)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ao Lao
作者: 王克芬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宋代舞隊名目之一,屬丑角滑稽舞蹈。《水滸傳》三十三回寫宋江看社火:「那舞《鮑老》的,身軀扭的村村勢勢(笨拙粗俗)的,宋江看了呵呵大笑。」宋代詩人楊億《傀儡詩》:「鮑老當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當(長寬不合體)。若教鮑老當筵舞,轉更郎當舞袖長。」(見《后山詩話》)。鮑老原可能是一個人,他和古代表演傀儡戲引舞的滑稽角色郭郎一樣,後來民間舞蹈把他作為素材和表演對象,就形成宋代舞隊中的一個舞類,以滑稽詼諧,成為人們喜愛的舞隊形式。宋代舞隊中的鮑老有多種,《西湖老人繁勝錄》和《武林舊事.卷二》的舞隊名目中錄有《交袞鮑老》《西湖老人繁勝錄》中還有《福建鮑老》和《川鮑老》,是具有地域特色的《鮑老舞》。《武林舊事.卷一》「天基聖節排當樂次」初坐第十三盞的「傀儡舞《鮑老》」,周密《癸辛雜識》所載〈德壽宮舞譜〉中有舞蹈術語〈鮑老掇〉,當與《鮑老舞》有關。明刻本《水滸全傳》有《鮑老舞》插圖一幅,生活氣息濃郁。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鮑老(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