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小鰭鰭尾鯙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ittle-fin Moray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Uropterygius micropterus (Bleeker, 1852)
形態:
魚體較細長;眼睛瞳孔直徑較小。鰓孔前方之鰓位側線孔單個。頜齒雙列,內側者較大且數量較少,細針狀,頜間具有2~3顆較大且可倒伏的牙齒,其後方則排列有單列小型的鋤骨齒。魚體由灰白至灰褐色,體表有許多深色交錯的網狀細紋;頭部腹側及魚體腹側顏色較淡。眼虹彩為白色,且虹彩上具有一深色的橫帶。體長可達25公分。
分布:
西印度洋的南非、紅海;西太平洋的日本;中部太平洋的密克羅尼西亞和薩摩亞等海域。在台灣多見於成功、蘭嶼、貓鼻頭、恆春、小琉球等地。
生態習性:
棲息於潮間帶或亞潮帶珊瑚岩礁海域,活動水深通常在3公尺以內。捕食小型無脊椎動物(如端…³類等)或魚類。夏季為主要的生殖季節,能多次產卵。生殖行為是由多尾雄鯙追逐單一尾雌鯙,雄鯙攫咬雌鯙的頭胸部,並以尾部扭纏雌魚的腹部,進而排放精卵,產下數百粒直徑約3公釐的浮性卵粒。在生殖季裏,雄鯙或種鯙間常彼此攻擊對方的頭部和尾部,在體表留下許多淡色的咬痕。
利用:
體型小,幾乎無食用價值。可供飼養、玩賞。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亞組:
海鰱亞組(Subdivision Elopomorpha)
目:
鰻鱺目(Ordre Anguilliformes)
亞目:
海鱔亞目(Suborder Muraenoidei)
科:
鯙科或海鱔科(Family Muraenidae),Moray Eels,Moray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小鰭鰭尾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