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迭鱗片蛇尾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迭鱗片蛇尾Ophioplocus imbricatus屬於真蛇尾科Ophiuridae,生活於水深0~3公尺深的珊瑚礁潮池或潮間帶海域。其體盤反口面表面佈滿鱗片狀骨板,呈棕色或帶微綠色,其上散有黑色不規則斑紋,直徑約1公分左右;有5隻腕足,腕長約為體盤直徑的4倍左右,腕足為棕色但散有稀疏的橫向黑斑紋,兩側長有短棘。本種為雜食性,但仍以肉食為主。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台灣各地及離島的珊瑚礁區皆可見。
知識 1:
覆瓦狀(Roof tiles like)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迭鱗片蛇尾
中文門名: 棘皮動物門
中文屬名: 片蛇尾屬
紀錄類別: 無脊椎動物棘皮知識單元
中文科名: 真蛇尾科
棲所環境: 珊瑚礁區
拉丁種小名: imbricatus
拉丁屬名: Ophioplocus
中文綱名: 蛇尾綱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科名: Ophiuridae
拉丁門名: Echinodermata
學域-大分類: 動物-棘皮動物類
分布深度: 0~1m 潮間帶及潮池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世界地理分布: 印度-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地點: 各地珊瑚礁區
中文目名: 真蛇尾目
拉丁目名: Ophiurida
拉丁綱名: Ophiuroide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迭鱗片蛇尾
英文名: Ophioplocus imbricatus
描述:
俗稱迭鱗片陽燧足、蛇星,閩南語俗稱海蜈蚣、海時鐘,英名Brittle star。體盤略呈五角形,直徑約1.5公分,全身表面滿佈鱗片狀骨板,呈灰棕色至灰綠色,散佈著一些不規則的黑色斑紋或細點;腹面白色。間輻部邊緣有5個較大的鱗片,以中央一個最大。輻楯小,近於卵圓形,彼此分開較遠。口楯為栗子形,內角尖銳,外緣平而微圓。側口板為長方形,彼此相接。口棘4至5枚,外側一枚最大。齒5枚。生殖裂口特別窄小,幾乎為孔狀,其邊緣有幾個排列像櫛狀的生殖棘。腕足5隻,長約6公分,棕色帶有不規則的灰黑色橫斑,各背腕板由10至12片小板所組成,它們的排列是:兩側各有一大三角形板,中央有6個中等大小的多角形板;外緣間插著2至4個很小的板。腹腕板為方形,兩側緣凹入,外緣稍凸起,彼此相接。側腕板小,表面有粗糙的顆粒狀突起。腕棘3枚,特別短鈍,背面者較短,腹面者較長。觸手鱗3片,內側2片為橢圓形,較大;外側一片較小,不顯明。
分布:
本種廣泛分佈於印度—太平洋海域,包括馬斯克林盆地、阿曼、泰國、印尼、菲律賓、臺灣、日本、澳大利亞、南太平洋群島等地區,臺灣在東北角和東部海岸偶爾可見,其他地區較為少見。
作者: 陳育賢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