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生活型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ebensformen]
作者: 詹棟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生活型式〕為斯普朗格(Edward Spranger, 1882~1963)的著作,一九一四年出版,他任教於柏林大學時,就想建立心理學新的性質,採用其師狄爾泰(Wilhelm Dilthey, 1833~1911)的方法,即「精神科學的心理學」(Geisteswissen-schaftliche Psychologie)的方法,清楚地畫分出生理與心理兩種思想結構,即「精神」(das Geistige)(所指的是客觀的精神)。這種心理學注重在體驗與了解生活的意義關聯。
  〔生活型式〕一書是一種「類型心理學」(Typenpsychologie)的著作,將人格分為六種類型:(1)經濟型:具有工作能力的人,也是有技術的人,以功利主義為主,沒有功利主義,可能就沒有文明,為實業家的類型。(2)理論型:為求知識的主知主義者,以增加知識及累積經驗為主,生活就是呈現人存在之高等形式的智慧,人性的進步是知識的增加,為思想家及學者的類型。(3)審美型:以教育培養人的心靈獲得審美的形式、審美心靈的把握,和諧的人格,合乎正確規準的人,以獲得自我滿足為藝術家的類型。(4)社會型:人不只為了自己,也為了別人,個人為社會而服務,具有「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心,並謀求社會的安定與幸福。為教育及慈善家的類型。(5)政治型:實現民主的理想,以政治權力促進民主化,理想的公民往往是透過政治力量來實現其理念,為政治家的類型。(6)宗教型:把宗教信仰放在最高點,竭盡所能地為上帝服務,同時也在為人而服務,以宗教喚醒人的本質,為宗教家的類型。
  以上六種人生之型式,也就是六種人格型式,但是斯普朗格認為:每一個人並非只有一種型式,尚含有其他型式,只是其一種型式比較特殊而已。而人格的類型的判定,就以特殊者為分類的類型。
  〔生活型式〕一書之書名亦有譯為「人生型式」者,因為在德文中,Leben一字就含有「生活」與「人生」的意義。該書除了採用「精神科學的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之一「了解」的方法外,兼採「文化形態學」(Kulturmophologie)的理論來區分人格的類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生活型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