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PASCAL程式語言 - 教育百科
P
A
S
C
A
L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ASCAL
作者: 張宏慶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PASCAL程式語言一種程序範例式(Procedural Paradigm)的高階語言,根據16世紀法國科學家布雷斯巴司卡(Blaise Pascal)而命名。PASCAL程式語言是巴司卡根據ALGOL語言加以改進,發展而出。此語言的特性在於適合結構化設計,並具備許多教學方面的功能和指令,故亦適合用來作系統規畫與設計。
  PASCAL程式語言是一種塊狀結構化的規畫語言。一個完整的程式包括標目(Head)部分與本體(Body)。標目部分用來對程式命名,並且標明它將使用到的一些參數。本體部分緊接在標目部分後面,它通常包括對一些標記、常數、資料型式和變數的宣告;及對程序或函數的實際內容撰寫可執行的執行碼。
  標示(Label)用來識別一些可被參照(Referred)的敘述,常數則表式一個在程式自始至終的固定資料值。PASCAL程式語言的資料型式(Data Type)有整數(Integer)、實數(Real)、字元(Char)及布林(Boolean)等型式。而其結構化的資料型式包括陣列(Array)、紀錄(Record)、集合(Set)、和檔(File)。
  程序可以巢狀方式嵌入於另一種序內。每一程序開始於一個Begin的關鍵字,而在程序結束時用一個End字作終結。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PASCAL程式語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