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問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ㄊㄧˊㄔㄨㄒㄧㄣㄓㄨㄥ˙ㄉㄜㄧˊㄋㄢˊㄑㄧㄥˇㄑㄧㄡˊㄅㄧㄝˊㄖㄣˊㄏㄨㄟˊㄉㄚˊㄖㄨˊ:「ㄨㄣˋㄉㄚˊ」、「ㄑㄧㄥˇㄨㄣˋ」、「ㄨㄣˋㄌㄨˋ」、「ㄈㄚㄨㄣˋ」。
  2. ㄨㄟˋㄅㄧㄠˇㄕˋㄍㄨㄢㄑㄧㄝˋㄦˊㄊㄢˋㄨㄤˋㄅㄞˋㄏㄡˋㄖㄨˊ:「ㄨㄟˋㄨㄣˋ」、「ㄈㄤˇㄨㄣˋ」、「ㄨㄣˋㄏㄡˋ」、「ㄨㄣˋㄒㄩㄣˋ」。
  3. ㄕㄣˇㄒㄩㄣˋㄖㄨˊ:「ㄕㄣˇㄨㄣˋ」、「ㄨㄣˋㄢˋ」。
  4. ㄗㄜˊㄅㄟˋㄖㄨˊ:「ㄗㄜˊㄨㄣˋ」、「ㄒㄧㄥㄨㄣˋㄗㄨㄟˋ」。
  5. ㄍㄢㄕㄜˋㄖㄨˊ:「ㄅㄨˋㄨㄣˊㄅㄨˊㄨㄣˋ」、「ㄨㄛˇ˙ㄉㄜㄕˋㄑㄧㄥˇㄋㄧˇㄅㄨˊㄧㄠˋㄍㄨㄛˋㄨ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問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èn
解釋:
  1. 向人請教疑難。
    【例】詢問、發問、不恥下問
  2. 審訊、追究。
    【例】問罪、問案
  3. 打聽、干預。
    【例】不聞不問、概不過問
  4. 探訪、拜候。
    【例】慰問、問安、問候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èn
解釋:
[動]
1.向人請教。如:「詢問」、「發問」、「請問」。唐.杜牧〈清明〉詩:「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責備、追究。如:「責問」、「追問」、「唯你是問」。
3.干預、干涉。如:「不聞不問」、「概不過問」。
4.審訊、判決。如:「訊問」、「審問」、「問案」。《紅樓夢》第一○三回:「後來聽見你兄弟問了死罪,他雖哭了一場,以後倒擦脂抹粉的起來。」
5.為表示關切而探望、拜候。如:「慰問」、「訪問」、「問候」。
6.饋贈、贈送。《左傳.成公十六年》:「楚子使工尹襄問之以弓,曰:『方事之殷也』。」
[名]
1.音信、書信。《晉書.卷五四.陸機傳》:「既而羈遇京師,久無家問。」《宋書.卷四四.謝晦傳》:「穆之喪問至,高祖哭之甚慟。」
2.名譽。通「聞」(二)。《墨子.非命下》:「必使飢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亂者得治,遂得光譽令問於天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相關資料連結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m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向他人或向神尋求解答。
  2. [[動] ] 審訊、追究。
音讀: bū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