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國立中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伍振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抗日戰爭爆發後,政府為救濟青年失學,並發揮教育功能以增加抗戰力量起見,特自民國二十六年(1937)底起,先後在後方安全地區設立國立中等學校,以收容與救濟由戰區流亡至後方之中學員生。二十七年,教育部訂頒〔國立中學課程綱要〕,其內容分為精神訓練、體格訓練、學科訓練、生產勞動訓練,與特殊教學及戰時後方服務訓練五項。
  國立中等學校設立之初,原為收容戰區中等學校員生,但各校既由中央自行辦理,其任務自不宜限於戰區員生之救濟與訓練,亦應對於中等教育之設施有所建樹,藉為各省市縣公私立學校之楷模。據統計數字顯示,截至三十三學年度(1944~1945)第一學期為止,計有國立中學二十八所,國立邊疆學校三所,國立華僑中學三所,國立專科以上學校附設中學十六所,共五十校,八百九十三班,學生三萬八千零十一人;國立師範學校十所,國立邊疆師範學校九所,國立華僑師範學校二所,國立專科以上學校附設師範學校一所,共二十二校,二百二十班,學生七千八百四十一人;國立職業學校七所,國立邊疆職業學校八所,國立專科以上學校附設職學校十三所,共二十八校,二百零一班,學生五千零八十七人。所有在校學生,百分之八十以上均由政府供給膳食,特別貧苦學生並分別發給書籍、制服及零用等費。
  戰時國立中等學校制度之建立,於戰區員生之收容與訓練,貢獻頗大;勝利後,多數學校由省市縣接辦,少數裁併。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國立中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