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孔子相夾谷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陳章錫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魯定公十年,齊國和魯國在夾谷談和,孔子為魯君輔佐禮儀的「相」,想藉此化解兩國積怨。這項任務本來應該由魯國的三家卿大夫充當,當時齊景公要爭霸於諸侯,鄭、衛已服,晉國已衰,想要魯國捨晉事齊,但魯國的三家畏懼齊國強大,恐遭挫辱,不敢前往,才由大司寇孔子擔任。齊國的君臣認為孔子熟悉禮儀而沒有勇力,因而武裝了萊人,以求威脅魯君。據〔左傳.定公十年〕記載孔子在會上說:「士兵之,兩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亂之,非齊君所以命諸侯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偪好。於神為不祥,於德為愆義,於人為失禮,君必不然。」即是根據華夷之辨的民族大義,斥責對方武裝萊人的舉動為不祥不義,非常失禮,不是兩君相會言好的禮節,使得齊君氣沮,遣退萊兵。到結盟時,齊人在盟書上添加盟辭,要魯國遇到齊國出兵征戰時,出甲車三百輛隨行。孔子立即命人宣言,齊人若不歸還汶陽等三地的田,而只責魯人供應軍旅,也照樣將受神罰。後來齊人只得歸還汶陽的田,此三地的田賦足可充當甲車三百乘的開銷。可見孔子善於隨機應變,對齊國無禮的盟誓立即反擊,爭取到兩國平等對待的局面。孔子在會上,就事論事,既不激昂,也不怯儒,反而先得到利益。可見孔子主張仁義禮是可以見諸實行而收到實效的,並非只是空談。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孔子相夾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