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怙惡不改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ù è bù gǎi
解釋:
有過惡而不肯悔改。《封神演義》第八二回:「豈得怙惡不改,又率領群仙布此惡陣?」也作「怙惡不悛」。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怙惡不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漢語拼音: hù è bù gǎi
釋義:
即「怙惡不悛」。見「怙惡不悛」條。01.《封神演義》第八二回:「豈得怙惡不改,又率領群仙布此惡陣?」
典源:
此處所列為「怙惡不悛」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隱公六年》五月庚申,鄭伯侵陳,大獲。往歲,鄭伯請成1>于陳,陳侯不許。五父諫曰:「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君其許鄭!」陳侯曰:「宋、衛實難2>,鄭何能為?」遂不許。君子曰:「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其陳桓公之謂乎!長惡不悛3>,從自及也。雖欲救之,其4>將能乎?」 〔注解〕 (1) 成:和解、媾和。 (2) 難:音ㄋㄢˋ,災禍。 (3) 悛:音ㄑㄩㄢ,悔改。 (4) 其:同「豈」,難道。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怙惡不悛」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怙惡不悛」原作「長惡不悛」。據《左傳.隱公六年》載,春秋時,結鄰的陳、鄭二國時常發生爭端而彼此交惡。後來鄭國曾提出請求,希望能夠與陳國和平共處。當時,陳桓公弟五父認為廣結善緣是國家的重要施政方針,因此建議接受講和。但陳桓公卻認為宋、蔆攦國才是難以對付的敵手,鄭國算不了什麼,就拒絕接受鄭國的講和。結果在陳桓公六年五月時,鄭國入侵陳國,陳國大敗,被擄去許多財物及俘虜。對於這樣失敗的結果,當時的人便加以評論說:「善不可丟失,惡不可滋長。」陳桓公因為不廣結善緣,讓惡因滋長蔓生而不知悔改,隨之而來的便是自取禍害。後來「怙惡不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人作惡多端,不肯悔改。
書證:
01.《封神演義》第八二回:「豈得怙惡不改,又率領群仙布此惡陣?」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怙惡不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