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扁平蛛網海膽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扁平蛛網海膽Arachnoides placenta,蛛網海膽科。殼體扁平如錢幣,所以俗稱“海錢”或“沙錢”,分布在0~10公尺深的潮間帶至淺海泥沙底。口面骨板的紋路猶如一面蜘蛛網一般。牠們身體表面覆蓋著細毛狀的棘刺,活體時為黑褐色或紫灰色,有的略帶灰綠色,死殼也是灰綠色,是台灣最常見的歪型海膽。其成體的直徑約4~6公分,體殼外形扁平,略呈五角形,反口面中央為篩板和4個生殖孔,肛門開口於體殼邊緣內凹處。取食碎屑維生,常半露在沙面,並留有一圓形砂痕,用手很容易挖出,天氣冷時,牠們就會移向水深處,每年3月天氣暖和時,又漸漸移至低潮線附近。扁平蛛網海錢經常聚集成一大群,有時在同一地方數量會多的嚇人,其殼曬乾加工後可以做成肥料。此種海錢平時潛伏於沙中,生殖季節在9~10月份,生殖時由生殖孔伸出生殖乳突,將配子排放在水中。 分布於太平洋海域之潮間帶至淺海的沙地,廣東、海南島、福建、昆士蘭和托列斯海峽至菲律賓和安達曼群島都有。早年在台灣西部沙岸淺海十分普遍,但這幾年卻僅有少數特定海岸才可偶而看到。
知識 1:
殼狀(Test like)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扁平蛛網海膽
世界地理分布: 印度-西太平洋海域
中文屬名: 蛛網海膽屬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目名: 楯形目
中文科名: 蛛網海膽科
中文綱名: 海膽綱
中文門名: 棘皮動物門
分布深度: 0~1m 潮間帶及潮池
台灣分布地點: 台灣西部沙岸淺海
學域-大分類: 動物-棘皮動物類
拉丁亞綱名: Euechinoidea
拉丁屬名: Arachnoidaes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目名: Clypeasteroida
拉丁科名: Arachnoididae
拉丁種小名: placenta
拉丁綱名: Echinoidea
拉丁門名: Echinodermata
棲所環境: 泥質底
紀錄類別: 無脊椎動物棘皮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