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栵 - 教育百科
ˋ
ˋ
部 + 6 畫 = 10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植物名。即茅栗。殼斗科板栗屬,落葉小喬木。幼枝有柔毛,葉倒卵狀橢圓形至長橢圓形,粗鋸齒緣,背面被灰色腺鱗。雄花序穗狀,雌花單生或混生於雄花序基部,殼斗密生銳刺,刺上有疏毛。堅果闊卵圓形,可食,木材可供薪用。《爾雅.釋木》:「栵,栭。」晉.郭璞.注:「今江東亦呼為栭栗。」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九.果部.栗》:「栗之大者為板栗,……小如指頂者為茅栗,即《爾雅》所謂栭栗也。一名栵栗。可炒食之。」也稱為「茅栗」。
2.成行而生的樹木。《詩經.大雅.皇矣》:「脩之平之,其灌其栵。」明.方以智《物理小識.卷九.草木類上.枸橘》:「枸橘穰綯間,溝泥種成栵。」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