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污染物標準指標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ollutants Standard Index (PSI)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亦稱空氣污染指標,一種衡量空氣污染造成危害健康效應之指標。空氣污染程度之表示方法有很多種,我國參考美國加州之作法,以空氣污染指標(PSI)來告知民眾空氣品質之優劣。我國空氣污染指標是將實際測得污染物濃度依濃度與流行病學相關曲線換算為0到500之數值,以說明空氣污染之程度。計算方法係將某一測站測得當日空氣中各種污染物濃度,如:懸浮微粒、SO2、CO、NO2及O3分別換算為0至500之副指標值,再選取其中最大值作為該測站當日之空氣污染指標值,造成最大值之污染物則為指標污染物。指標數值與健康之關係分為五個等級,各等級所代表之意義如下:
0-50良好50-100普通:對社會上最弱的一群人(如心臟病患、呼吸器官疾病者、年老、孕婦及幼童)身體都沒有影響。101-199不良:對身體狀況較敏感的人會有輕微之症狀惡化現象,如指標污染物係臭氧,在此濃度下眼鼻會略有刺激感。200-299極不良:患有心臟及肺部疾病者,症狀會有明顯之惡化,並降低其運動能力,一般大眾會有各種不同之症狀。300-500有害:除了症狀之顯著惡化並造成某些疾病之提早發生,亦減低正常人之運動能力。達401-500時,會造成疾病及老年人會發生過早的死亡,健康的人將出現影響正常活動的症狀。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污染物標準指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