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綱紀別名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傅元龍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白虎通義.三綱六紀篇〕列有綱紀別名一節,用以說明親屬中,男女稱謂不同的原因,其要點如下:
  1.男稱兄弟,女稱姊妹之因:「男女異姓,故別其稱也。」女子出嫁須從夫姓,其稱謂自與男子不同。〔爾雅.釋親〕云:「男子先生為兄,後生為弟;女子先生為姊,後生為妹,以女當外適,故別其稱也。」
  2.父親的兄弟,不全稱謂為世叔,而父親之姊妹,全稱為姑之因:「以為諸父曰內親也,故別稱也;姑當外適人疏,故總言之也。」因父親的兄弟為內親,在同一家族之中往來密切,故稱謂上有區別,父親之兄稱伯父,父親之弟稱叔父、季父。至於父之姊妹皆須適人,不居於同一屋簷下,關係自然較為疏遠,故統稱為姑。
  3.稱夫之父母為舅姑之因:「尊如父而非父者,舅也;親如母而非母者,姑也。故稱夫之父母為舅姑也。」
  4.親屬稱謂的意義:「舅者,舊也;姑者 ,故也。舊故之者老人稱也。」舅與姑皆有故舊之意,皆表示尊老。「姊者,咨也;妹者,末也。」大姊若母,年長可供妹之咨問。「兄者,況也,況父法也;弟者,悌也,心順行篤也。」況本義為大,在此釋為滋,即兄長若父,滋繼父法,而弟則順兄而行,猶如順父之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綱紀別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