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貝公林豢豬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akony Herdsmen´s Dance
作者: 張麗珠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主要為匈牙利貝公林(Bakony)地區之牧豬人,在娛樂消遣時所跳之舞。舞者手持斧頭或長鉤杖,身著白色縫有彩色絲線的節慶服裝。舞時以風笛或長笛配樂。舞蹈之主要部分,係由舞者持擦亮之小斧,或塗金之木劍,做模擬之戰鬥。舞中並有殺豬之表演,由舞者一人或二人演出,邊喊邊唱古代流傳下來之歌謠。此種舞蹈在表現每一舞者耍弄斧棍之技巧:旋轉手中武器,互相丟擲武器,將斧頭由胯下丟過,蹲下將兩腿輪番前踢,或向上跳躍,將兩足踵互碰。一種形式是以帽子代表野豬,置於兩個相對舞者間的地面。此時由第三位舞者蹲於地上,嘗試將「野豬」抓走,而原兩位舞者則以手轉動斧頭向「野豬」上面掃過。另一種形式,是以人代表野豬,追逐牧豬人,牧豬人則依音樂之節拍逐步後退,並不斷揮舞其斧頭。最後以斧頭擊地的方式,將野豬殺死。第三種形式,是由一青年人頭戴一瓦盆,身上裹一件布單,作為野豬。牧豬人打破瓦盆,以示殺死野豬。牧豬人有一種最喜愛之舞蹈,名為《康納斯克舞》(Kanasc Tanc),用兩把斧頭或鉤杖,紮成十字架,舞步依一年四季之不同而變換。牧豬人依傳統攜帶其斧頭(以防狼類來襲),牧牛人則帶棍棒,牧羊人是攜帶較細小之鉤杖。凡此類各物,皆可用以標示其舞蹈之小團體。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貝公林豢豬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