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馬卡連柯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akarenko, Anton Semyonovitch
作者: 徐宗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馬卡連柯(1888~1939)出生於烏克蘭(Ukrainian)的比羅波里(Belopole);其父是當地鐵路站的一位油漆工。一九○四年,馬卡連柯進入師範學校就讀;一九一七年進入波塔瓦師範研究所(Poltave Teachers' Institute),從事教育研究工作;一九一九年出任波塔瓦學校主任;一九二○年就任高爾基(Gorky)專區的負責人,負責規劃新式的教育方法,以培育所謂的新蘇維埃人。一九三八年出版教育名著〔蘇聯學校教育問題〕(Problems of Soviet School Education)。馬卡連柯是一九三○年代,蘇聯著名的教育理論家,也可以說是奠立蘇聯共黨教育理論的學者之一;極力鼓吹集體主義的教育理論,堅持個人的善與幸福是依附於集體的善及幸福之上,以為教育目的乃是共產主義社會道德的培養與發展。馬卡連柯強調教育的實際,必須與現實的社會情境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現實社會的需求是任何教育實施上必須兼顧的一項要求。馬氏為了強調教育與現實社會情境互相結合,因而主張學生的學校活動和工廠的實際生產活動相互結合的教育政策。馬卡連柯相信在社會主義的制度下,集體的傳統是每一個學生經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為照馬克斯(Karl Marx, 1818~1883)的疏離論,任何個人並不需要正規的學校教育;在個人與現實的社會環境直接的交往中,教育即由此而自然產生。馬卡連柯的教育理論,顯然重視的是集體意識的形成,共產社會中個人生產能力的具備與提升,以及作為社會主義中道德能力的充分發展。馬卡連柯使學校教育和工廠生產經驗作一結合,可以說是他對蘇聯教育所作的一項重大貢獻。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馬卡連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