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綴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ㄈㄥˊㄅㄨˇㄖㄨˊ:「ㄅㄨˇㄓㄨㄟˋ」、「ㄓㄨㄟˋㄐㄧㄚˇㄌㄧˋㄅㄧㄥ」。
  2. ㄌㄧㄢˊㄐㄧㄝˊㄖㄨˊ:「ㄌㄧㄢˊㄓㄨㄟˋ」、「ㄓㄨㄟˋㄐㄩˋ」、「ㄓㄨㄟˋㄗˋㄔㄥˊㄆㄧㄢ」。
  3. ㄓㄨㄤㄕˋㄖㄨˊ:「ㄉㄧㄢˇㄓㄨㄟˋ」、「ㄓㄨㄟˋㄕ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綴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ì
解釋:
  1. 縫合。
    【例】補綴
  2. 連結、接合。
    【例】連綴、綴句、綴輯
  3. 裝飾。
    【例】點綴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ì
解釋:
[動]
1.縫補。《說文解字.叕部》:「綴,合箸也。」清.段玉裁.注:「聯之以絲也。」《禮記.內則》:「衣裳綻裂,紉箴請補綴。」
2.連結。如:「連綴」、「綴句」。《文選.張衡.西京賦》:「左有崤函重險,桃林之塞,綴以二華。」
3.裝飾。如:「點綴」。《文選.曹植.七啟》:「飾以文犀,雕以翠綠,綴以驪龍之珠,錯以荊山之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uè/tè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跟、隨。
同義詞: 跟綴
音讀: tuat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