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彩色非文字推理測驗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loured Progressive Matrices, CPM
作者: 游自達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彩色非文字推理測驗」係一九四七年由英國瑞文(J. C. Raven)所編的一種彩色圖形補充測驗,主要是測量智力的普通因素。此一測驗經國內學者徐澄清、陸莉二氏修訂為中文,並經標準化,由臺大醫院附設兒童心理衛生中心出版。該測驗適用於五至十二歲兒童,但智能不足者亦可使用。此測驗共有三十六題,每題有一圖案,其中空缺一塊,受試者必須根據圖案的變化規律進行推論,從選項中選出一個其認為正確的答案。實施時可視受試者年齡大小,採用團體或個別方式施測。記分方式採百分等級,已建立常模,在各年齡組均以百分位數表示之。
  因此測驗為非文字測驗,易於實施,且不需語文反應,故可用於測量溝通有困難的兒童(如聾、啞、腦性麻痺、語文表達能力未充分發展的幼童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彩色非文字推理測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