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祠祿 - 教育百科
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葉憲峻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祠祿乃宋代大臣退職後,為酬庸其貢獻而使任道教各宮觀之宮觀使,或宮觀中其他職務,以便領取薪俸(祠祿)安享晚年。據[宋史.職官志]載:宋制設祠祿之官,以佚老優賢;先時員數絕少,熙寧以後乃增置焉;……時朝廷方經理時政,患疲老不任事者廢職,欲悉罷之,乃使任宮觀,以食其祿。……元豐中,王安石以左僕射觀文殿大學士為集禧觀使,呂公著、韓維以資政殿學士兼侍讀,仍提舉中太一宮兼集禧觀公事。
  大抵祠館之設,均為佚老優賢,而有內外之別;京祠以前宰相、見任使相充使,次充提舉,餘則為提點,為主管,皆隨官之高下,處以外祠。
  宋代私學盛於官學,私學中尤以書院具代表性,而書院之經費來源,除了田產學租、私捐之外,許多領有祠祿之退職官員奉祠講學,並將祠祿捐與書院,故祠祿除了作為官員的退休金之外,更是書院經費之重要來源之一。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祠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