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貢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ㄍㄨˇㄉㄞˋㄓˇㄔㄣˊㄕㄨˇㄒㄧㄤˋㄐㄩㄣㄨㄤˊ˙ㄉㄜㄈㄥˋㄒㄧㄢˋㄖㄨˊ:「ㄐㄧㄣˋㄍㄨㄥˋ」、「ㄍㄨㄥˋㄆㄧㄣˇ」、「ㄍㄨㄥˋㄨˋ」。
  2. ㄍㄨㄥˋㄒㄧㄢˋㄐㄧㄤㄌㄧˋㄌㄧㄤˋㄏㄨㄛˋㄘㄞˊㄨˋㄒㄧㄢˋㄔㄨㄖㄨˊ:「ㄨㄛˇ˙ㄇㄣㄧㄠˋㄐㄧㄤㄙㄨㄛˇㄒㄩㄝˊㄍㄨㄥˋㄒㄧㄢˋㄍㄟˇㄍㄨㄛˊㄐㄧㄚㄕㄜˋㄏㄨㄟ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貢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òng
解釋:
  1. 古代向帝王進獻貢物。
    【例】萬邦來貢
  2. 進獻的物品。
    【例】進貢、納貢
  3. 古代向朝廷荐舉、推舉人才。
    【例】貢生、貢舉
  4.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òng
解釋:
[動]
1.古代向帝王進獻。《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各以其職來貢,不失厥宜。」
2.古代向朝廷荐舉、推舉人才。《禮記.射義》:「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諸侯歲獻,貢士於天子。」《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又把他題了優行,貢入太學肄業。」
3.賜予。通「贛」。《爾雅.釋詁上》:「賚、貢、錫、畀、予、貺,賜也。」
[名]
1.進獻的物品。如:「進貢」、「納貢」。唐.陳子昂〈送著作佐郎崔融等從梁王東征序〉:「匈奴舍蒲萄之宮,越裳重翡翠之貢。」
2.姓。如漢代有貢禹。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ò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