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綽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ㄎㄨㄢㄩˋㄖㄨˊ:「ㄎㄨㄢㄔㄨㄛˋ」、「ㄔㄨㄛˋㄔㄨㄛˋㄧㄡˇㄩˊ」。
  2. ㄔㄨㄛˋㄩㄝㄒㄧㄥˊㄖㄨㄥˊㄋㄩˇㄗˇㄊㄧˇㄊㄞˋㄑㄧㄥㄧㄥˊㄖㄡˊㄇㄟˇ˙ㄉㄜㄧㄤˋ˙ㄗㄖㄨˊ:「ㄈㄥ姿ㄔㄨㄛˋㄩㄝ」。
  3. ㄔㄨㄛˋㄏㄠˋㄅㄣˇㄇㄧㄥˊㄨㄞˋㄌㄧㄥˋㄑㄧˇ˙ㄉㄜㄨㄞˋㄏㄠˋㄖㄨˊ:「ㄊㄚㄗㄨㄥˇㄒㄧˇㄏㄨㄢㄅㄤㄅㄧㄝˊㄖㄣˊㄑㄩˇㄔㄨㄛˋㄏㄠ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綽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uò
解釋:
  1. 寬鬆、餘裕。
    【例】闊綽、綽綽有餘
  2. 另外的、不正式的。
    【例】綽號、綽名
  3. 形容姿態美好。
    【例】柔情綽態、風姿綽約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uò
解釋:
[形]
1.寬裕。如:「闊綽」、「寬綽」。
2.姿態柔媚、美好。如:「風姿綽約」。《文選.曹植.洛神賦》:「柔情綽態,媚於語言。」
3.參見「綽號」、「綽名」等條。
[動]
抓取。《水滸傳》第二三回:「綽了梢棒,立起身來道:『我卻又不曾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io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寬裕、寬緩。如:「闊綽」、「寬綽」。《說文解字.糸部》:「綽,緩也。」漢.鄒陽〈酒賦〉:「哲王臨國,綽矣多暇。」《文明小史》第二八回:「從此更闊綽起來,開口就有了那些排場。」

2.姿態柔媚、美好。如:「風姿綽約」。《楚辭.屈原.大招》:「滂心綽態,姣麗施只。」三國魏.曹植〈洛神賦〉:「柔情綽態,媚於語言。」

3.本名外另起之外號。如:「綽號」。元.李致遠《還牢末.楔子》:「宋江表字本公明,綽號順天呼保義。」《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這兩個名士獨有兩個綽號:一個叫『余美人』,一個叫『蕭姑娘』」。

4.巡察、警備。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三折:「某乃是延岑也,領小僂儸去那山前山後,巡綽了一遭。」元.曾瑞《留鞋記》第三折:「爺爺小僧當夜在寺中巡綽燈火,到觀音殿內,見箇秀才睡在地上。」

5.抓取。《三國演義》第五一回:「周泰願往,即時綽刀縱馬,直殺入曹軍之中。」《水滸傳》第二三回:「綽了梢棒,立起身來道:『我卻又不曾醉。』」

注音: ㄔㄨㄛ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綽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