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圜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ㄨㄟˊ
  • 部首外筆畫 13
  • 總筆畫 16
  • 漢語拼音 [一]huán[二]yuán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uán
解釋:
  1. 圓、圓形。
    【例】圜丘
注音:
漢語拼音: huán
解釋:
  1. 環繞、圍繞。
    【例】圜繞、轉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uán
解釋:
[名]
1.天體。《易經.說卦》:「乾為天,為圜。」《楚辭.屈原.天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2.圓、圓形。《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圜者中規,方者中矩。」《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序》:「破觚而為圜,斲雕而為朴。」
注音:
漢語拼音: huán
解釋:
[動]
環繞、圍繞。《資治通鑑.卷四四.漢紀三十六.明帝永平二年》:「冠帶縉紳之人圜橋門而觀聽者,蓋億萬計。」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uâ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ㄩㄢˊ

1. 天體。《說文解字.囗部》:「圜,天體也。」《易經.說卦》:「乾為天,為圜。」《楚辭.屈原.天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2. 圓、圓形。《類篇.囗部》:「圜,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圜者中規,方者中矩。」《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序》:「破觚而為圜,斲雕而為樸。」

3. 監牢。《周禮.秋官.司寇》:「司圜中士六人。」漢.鄭玄.注引鄭司農云:「圜,謂圜土也。圜土,謂獄城也。」宋.陸游〈賽神曲〉:「歲歲賜粟,年年蠲租,蒲鞭不施,圜土空虛。」

4. 古錢幣名。《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太公為周立九府圜法:黃金方寸,而重一斤。」

㈡ㄏㄨㄢˊ

環繞、圍繞。《集韻.平聲.刪韻》:「圜,繞也。」《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水圜宮垣。」唐.顏師古.注:「圜,繞也。」《資治通鑑.卷四四.漢紀三六.明帝永平二年》:「冠帶縉紳之人圜橋門而觀聽者,蓋億萬計。」

注音: ㈠ㄩㄢˊ ㈡ㄏㄨㄢ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圜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