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榴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ㄕˊㄌㄧㄡˊㄌㄨㄛˋㄧㄝˋㄍㄨㄢˋㄇㄨˋㄍㄠㄩㄝㄦˋㄓˋㄙㄢㄍㄨㄥㄔˇㄨˇㄩㄝˋㄎㄞㄏㄨㄥˊㄙㄜˋㄏㄨㄚㄍㄨㄛˇㄕˊㄨㄟˊㄑㄧㄡˊㄒㄧㄥˊㄎㄜˇㄧˇㄕˊㄩ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榴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ú
解釋:
  1. →石榴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ú
解釋:
參見「石榴」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iû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石榴」:植物名。安石榴科安石榴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原產於地中海岸。高約二至三公尺,葉具短柄,對生或叢生,為長橢圓形或倒卵形。約五月時開紅花。果實亦稱為「石榴」,為球形,呈深黃色,熟時會自行裂開,種子多漿,可食。或稱為「百花王」、「丹若」、「若榴」、「安石榴」。《玉篇.木部》:「榴,果木,石榴也。」唐.李白〈過汪氏別業〉詩二首之二:「星火五月中,景風從南來。數枝石榴發,一丈荷花開。」宋.歐陽修〈漁家傲.六月炎蒸何太盛〉詞:「六月炎蒸何太盛。海榴灼灼紅相映。」

注音: ㄌㄧㄡ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榴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