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雄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ㄧㄤˊㄒㄧㄥˋㄉㄨㄥˋㄓˊㄨˋㄩˇㄒㄧㄤㄉㄨㄟˋㄖㄨˊ:「ㄒㄩㄥˊㄐㄧ」、「ㄒㄩㄥˊㄊㄨˋ」、「ㄒㄩㄥˊㄓㄨ」。
  2. ㄨㄟㄨˇㄦˊㄧㄡˇㄌㄧˋ˙ㄉㄜㄖㄨˊ:「ㄒㄩㄥˊㄓㄨㄤˋ」、「ㄒㄩㄥˊㄈㄥ」、「ㄒㄩㄥˊㄐㄧㄡㄐㄧㄡ」。
  3. ㄧㄥㄩㄥˇㄐㄧㄝˊㄔㄨㄨㄟㄅㄚˋㄧˋㄈㄤ˙ㄉㄜㄖㄣˊㄨˋㄖㄨˊ:「ㄧㄥㄒㄩㄥˊ」、「ㄓㄢˋㄍㄨㄛˊㄑㄧㄒㄩㄥˊ」。
  4. ㄔㄠㄑㄩㄣˊ˙ㄉㄜㄐㄧㄝˊㄔㄨ˙ㄉㄜㄖㄨˊ:「ㄒㄩㄥˊ姿」、「ㄒㄩㄥˊㄘㄞˊㄉㄚˋㄌㄩㄝˋ」、「ㄒㄩㄥˊㄒㄧㄣㄓㄨㄤˋㄓ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雄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óng
解釋:
  1. 陽性、公的。與「雌」相對。
    【例】雄雞、雄蕊、雄鴨
  2. 勇敢傑出的人或強大的國家。
    【例】梟雄、英雄、戰國七雄
  3. 強而有力的。
    【例】雄兵、雄壯
  4. 超群的、傑出的。
    【例】雄略、雄姿、雄心壯志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óng
解釋:
[名]
1.公鳥。唐.杜甫〈義鶻行〉:「雄飛遠求食,雌者鳴辛酸。」
2.勇敢傑出的人或強大的國家。如:「戰國七雄」、「一代梟雄」。《漢書.卷四三.酈食其傳》:「且兩雄不俱立,楚漢久相持不決,百姓騷動,海內搖蕩。」
3.勝利。《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
[形]
1.陽性的或指生物中能產生精細胞的。如:「雄鴨」、「雄雞」。《詩經.齊風.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綏綏。」
2.超群的、傑出的。《三國志.卷二二.魏書.陳矯傳》:「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
3.威武有力。如:「雄壯」。唐.劉禹錫〈奉送裴司徒令公自東都留守再命太原〉詩:「行色旌旗動,軍聲鼓角雄。」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î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發育即將成熟的禽獸。
  2. [[名] ] 卵中受精的胚胎。
音讀: hiô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陽性的性別。
  2. [[形] ] 殘忍的、兇狠的。
  3. [[形] ] 猛烈的、急的。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