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迤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ㄨㄟㄧˊㄒㄧㄥˊㄖㄨㄥˊㄨㄢㄑㄩㄏㄨㄟˊㄒㄩㄢˊ˙ㄉㄜㄧㄤˋ˙ㄗ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迤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曲折延伸的樣子。
    【例】迤邐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逶迤」條。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斜行延伸。同「迆」。唐.柳宗元〈問答.晉問〉:「晉之故封,太行掎之,首陽起之,黃河迤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ㄊㄨㄛˊ

「逶迤」:行貌。《集韻.平聲.戈韻》:「迱,逶迱,行貌。或作迤。」亦作「逶迱」。

㈡ㄧˊ

同「蛇」。「委迤」:雍容自得貌。《集韻.平聲.支韻》:「蛇,委蛇,委曲自得貌。或作迤。」

㈢ㄧˇ

1.同「迆」。地勢斜著延伸。《正字通.辵部》:「迤,同迆。」唐.柳宗元〈問答.晉問〉:「晉之故封,太行掎之,首陽起之,黃河迤之。」

2.指時間的延續。清.馮班《鈍吟雜錄.論歌行與葉祖德》:「迨及唐初,盧、駱、王、楊大篇詩賦,其文視陳,隋有加矣。迤於天寶,其體漸變。」

3.介詞。往、向之意。《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一》:「山鵑一花具五色,花大如山茶,聞一路迤西,莫盛於大理永昌境。」

注音: ㈠ㄊㄨㄛˊ ㈡ㄧˊ ㈢ㄧ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迤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