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反諷 - 教育百科
ˇ
ˋ
  • 漢語拼音 fǎn fè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ǎn fèng
解釋:
  1. 字面或言語上的意思與實際意念相反,藉以諷刺或增強語氣。
    【例】政治漫畫常以反諷的表現手法,來諷刺政治人物、事件等。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反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ǎn fèng
解釋:
字面或言表與真正意念相反,藉以諷刺或增強語文力量。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反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ronie
作者: 楊洲松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反諷是蘇格拉底(Socrates, 470~399 B.C.)對話術(dialogues)的一個組成部分,用來作為探求真正知識的方法。
  在蘇格拉底生活的古希臘時代,有許多的辯者(Sophists)以一種似是而非的詭辯來迷惑人的思想與認識,進而懷疑、否定一切的知識。此時亟需有人藉其論點中的獨斷與矛盾來反駁,以釐清思想,正確的探求知識,蘇格拉底的辯駁法因而應運而生。
  蘇格拉底首先以反諷的態度,承認「自己僅知道自己的無知」,事先並不提出任何獨斷的原則;其次,運用通過對知識的愛(eros),在談話中詰難對方,來釐清知識的限度並引出對方心中的知識法則;最後透過歸納法,從個別具體事物中尋得普遍的概念或永恆的本質。
  蘇格拉底此種反諷、辯駁的方法在教育活動的發展過程中,有積極的作用,藉此種問答啟發的方式,教師就如產婆般引出學生心靈原有之知識法則,協助學生拓展個人的真知境界;但其強調「自知其無知」和「認識你自己」,從自我意識中去尋求真理,則容易導致懷疑主義和唯心主義。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反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倒剾剾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