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蒻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uò
解釋:
  1. →蒟蒻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uò
解釋:
[名]
1.荷莖下部深入泥中的部分。《廣韻.入聲.藥韻》:「蒻,荷莖入泥之處。」
2.細嫩的香蒲。漢.史游《急就篇》卷三:「蒲蒻藺席帳帷幢。」唐.顏師古.注:「蒻,謂蒲之柔弱者也。」
3.參見「蒟蒻」條。
4.用蒲草編成的蓆子。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古者皮毛草蓐,無茵席之加,旃蒻之美。」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細嫩之香蒲。段注本《說文解字.艸部》:「蒻,浦子,可以為平席,世謂蒲蒻。」漢.史游《急就篇》卷三:「蒲蒻藺席帳帷幢。」唐.顏師古.注:「蒻,謂蒲之柔弱者也。」

2. 以蒲草編成之草蓆。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古者皮毛草蓐,無茵席之加,旃蒻之美。」《淮南子.主術》:「匡床蒻席,非不寧也。」

3. 深入泥中之荷莖。《廣韻.入聲.藥韻》:「蒻,荷莖入泥之處。」

4. 「蒟蒻」:植物名。天南星科蒟蒻屬,多年生草本。原產於中國。地下有球莖,地上莖長六十至七十公分。葉為掌狀複葉,小葉更羽狀分裂。夏日,從老莖上生花,呈紫褐色;肉穗花序,有大佛焰苞,形似虎掌及半夏,花軸上部巨大如棒狀。球莖可供食用、製澱粉及糊料,亦可製成利尿劑及緩和藥。或稱為「蒻頭」。

注音: ㄖㄨㄛ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蒻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