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企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ㄊㄧˊㄑㄧˇㄐㄧㄠˇㄍㄣㄉㄧㄢˋㄑㄧˇㄐㄧㄠˇㄐㄧㄢㄧㄣˇㄕㄣㄨㄟˊㄒㄧㄨㄤˋㄆㄢˋㄨㄤˋ˙ㄉㄜㄧˋ˙ㄙㄖㄨˊ:「ㄑㄧˋㄆㄢˋ」、「ㄑㄧˋㄨㄤˋ」、「ㄑㄧˋㄇㄨˋ 」。
  2. ㄑㄧˋㄧㄝˋㄘㄨㄥˊㄕˋㄕㄥㄔㄢˇㄩㄣˋㄕㄨ貿ㄇㄠˋㄧˋㄉㄥˇㄐㄧㄥㄐㄧˋㄏㄨㄛˊㄉㄨㄥˋ˙ㄉㄜㄧㄥˊㄌㄧˋㄕˋㄧㄝˋㄧㄡˇㄍㄨㄥㄧㄥˊㄏㄢˋㄧㄥˊㄌㄧㄤˇㄓㄨㄥ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企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踮著腳尖,把腳後跟提起來。
    【例】翹企、企踵、企望
  2. 盼望、謀求。
    【例】企劃、企圖、企求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踮著腳尖,把腳後跟提起來。《漢書.卷一.高帝紀上》:「吏卒皆山東之人,日夜企而望歸。」《文選.謝靈運.從斤竹澗越嶺溪行詩》:「企石挹飛泉,攀林摘葉卷。」
2.盼望。如:「企盼」、「企望」。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ì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踮著腳尖,將腳後跟提起。《說文解字.人部》:「企,舉踵也。」《漢書.卷一.高帝紀上》:「吏卒皆山東之人,日夜企而望歸。」唐.顏師古.注:「企謂舉足而竦身。」南朝宋.謝靈運〈從斤竹澗越嶺溪行詩〉:「企石挹飛泉,攀林摘葉卷。」

2. 企及,趕上。晉.郭璞〈江賦〉:「飛廉無以睎其蹤,渠黃不能企其景。」《新唐書.卷二○一.文藝列傳上.王勃》:「勃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鄰可以企之。」明.高攀龍〈講義〉:「更有聖凡相對,凡如何企得他聖?」

3. 盼望。如:「企盼」、「企望」。《三國志.卷六○.吳書.賀全呂周鍾離傳.周魴》:「不勝翹企,萬里託命。」南朝陳.徐陵〈為陳武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言面無由,但以情企。」

注音: ㄑ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企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