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共量性 - 教育百科
不 | |
可 | |
共 | |
量 | |
性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Incommensurability |
作者: | 古智雄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孔恩(T.S. Kuhn)以完形心理學的視覺認知作用說明科學家世界的轉變的基本原型,所以在科學革命的時候,常態科學傳統發生了改變,科學家對環境的知覺必須要重新訓練,使得他研究的世界在各處看來都將與他以所居住的世界彼此的不可共量,實際上各學派之間的區別,並不在方法的這個或那個失敗,他們都是「科學的」,而是在於各學派觀察世界與從事科學活動的方式不可共量。例如孔恩指出:牛頓力學中的質量和愛因斯坦相對論中的質量就是不可共量的,換言之,這兩個學說中「質量」所指涉的對象是不同的;語言哲學家則認為雖然「質量」一詞在不同理論中扮演不同的觀念角色,但並不表示「質量」一詞存理論中指涉的是不同的東西,但是如果著重不同理論的存在事實,則與「不可共量性」就沒有太大的衝突,因為它強調的是,去了解一個與我們不同的思想體系時,該是一個學習與創造的過程,是一個詮釋的過程,而不是一方面固守自己的體系,另一方面去找對方與自己的共同點這樣的「尋求交集」的過程,這是孔恩不可共量性的主要精神。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不可共量性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