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言不慚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à yán bù cá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大言不慚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à yán bù cán |
解釋:
不顧事實、妄言誇大而不知羞慚。《鏡花緣》第一八回:「大約腹中並無此書,不過略略記得幾種,他就大言不慚,以為嚇人地步。」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大言不慚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釋義: 說大話而不感到難為情。語出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憲問》。 |
|||
典故說明:
「大言」是指誇大不實的言論。「大言不慚」指說大話而不覺羞愧。《論語》裡記載,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孔子的意思是:一個人說大話不覺得慚愧,做起來就會變得很困難。南宋的朱熹在為這段文字作注時寫到:講大話而不知羞愧的人,心裡必定沒有決心要完成它,因此根本不會考量自己能不能做到,要他實踐諾言不是很困難嗎?後來「大言不慚」就被用來形容人說大話而不覺羞愧。
|
|||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形容人說大話而不感到難為情。貶義。 使用類別 用在「言語誇大」的表述上。 例句
|
|||
辨識: 近義成語 大吹大擂、夸夸其談、自吹自擂 形音辨誤 慚,音ㄘㄢˊ。羞愧。不可寫作「漸」。
|
|||
典源: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憲問》《論語.憲問》:「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朱熹.集注:「大言不慚(1),則無必為之志,而不自度(2)其能否矣。欲踐(3)其言,豈不難哉?」
〔注解〕 (1) 慚:害臊、難為情。 (2) 度:音ㄉㄨㄛˋ,考量。 (3) 踐:實現、履行。 |
|||
書證:
01.宋.朱熹《論語集注.憲問》:「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大言不慚,則無必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欲踐其言,豈不難哉?」(源)
02.《水滸傳》第一○一回:「今日聖駕未臨時,猶儼然上坐譚兵,大言不慚,病狂喪心。」
03.《封神演義》第二回:「偶爾夤夜中賊奸計,輒敢在此躍武揚威,大言不慚。不日天兵一到,汝父子死無葬身之地。」
04.《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九:「及至來見他的,他們習著這些大言不慚的話頭,見神見鬼,說得活靈活現。」
05.《醒世姻緣傳》第九三回:「縣官在遠處請了一個道士,風風勢勢,大言不慚,說雷公是他外甥,電母是他的姪女,四海龍王都是他親戚朋友。」
06.《紅樓夢》第七八回:「如此你念,我寫。不好了,我搥你那肉。誰許你先大言不慚了。」
07.《鏡花緣》第一八回:「不過略略記得幾種,他就大言不慚,以為嚇人地步。」
08.《三俠五義》第五四回:「似此行為,非強寇而何?還敢大言不慚,說俠義二字,豈不令人活活羞死,活活笑死!」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大言不慚 |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