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波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áng bō |
解釋:
1.掀起波濤。《楚辭.屈原.九歌.少司命》:「與女遊兮九河,衝風至兮水揚波。」 2.比喻情緒高起。唐.韓愈〈高君畫贊〉:「君子溫閑,骨氣委和。跡不拒物,心不揚波。」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揚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學名:Buddleia asiatica Lour. 科名:馬錢科 Loganiaceae 中文名:駁骨丹 俗名:山埔姜,水埇姜、白埔姜、海揚波、揚波 植物型:蔓性灌木 性徵:兩性花 其他:枝葉為皮膚科外用常用藥,方可作觀賞用,根及幹方可入藥用。 |
|
知識 1: 藥用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揚波 | |
中文門名: | 種子植物門 |
中文綱名: | 雙子葉植物綱 |
紀錄類別: | 維管束植物知識單元 |
生活型: | 灌木 |
中文科名: | 馬錢科 |
拉丁種小名: | asiatica |
生態分布: | 台灣 |
拉丁界名: | 植物界 |
花序種類: | 穗狀 |
果種類: | 蒴果 |
拉丁科名: | Loganiaceae |
植物等級: | 原生 |
拉丁門名: | SPERMATOPHYTA |
花種類: | 雌雄同株 |
學域-大分類: | 植物-維管束植物類 |
拉丁屬名: | Buddleja |
中文界名: | Plantae |
保育等級: | 普遍 |
葉種類: | 單葉 |
拉丁綱名: | DICOTYLEDONS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揚波 |
英文名: | Buddleja asiatica |
描述: 常綠灌木;嫩枝、葉背、花序及萼筒均密被黃褐色星狀毛。嫩枝呈方形。單葉,對生;披針形至卵狀噴貞形;先端漸尖;表面綠色,被短毛,背面灰白色,密被星狀毛;全緣或細鋸齒緣。花兩性,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具多數小花,白色或淡紫藍色;花萼鐘形,4中裂;花冠漏斗形或高杯形,先端4淺裂。蒴果橢圓形或卵形,基部具宿存花萼。 |
|
分布: 台灣低、中海拔山區之空曠地,中國、印度、馬來西亞等。 |
|
作者: | 何偉真, 林德勳, 謝昌衛, 張世良, 黃雯雯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