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互動系統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teraction System
作者: 朱啟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互動系統」指在整體社會系統中,不同系統之中的相互影響之所以可能在於系統本身是開放的,因而能藉著溝通而產生互動。
  互動系統的觀念能由魯曼(N. Luhmann)的系統論加以說明;他認為在當下出現的個人彼此之間相互知覺時,同時也包含著知覺到別人對你存在的知覺,互動系統即出現。不管那些未出現在當下的那些人與當下出現的人如何親密,他們均不屬於這互動系統。而互動系統的例子有:與家人共進晚餐、閣揆成員的會議,橋牌的遊戲,在戲院售票口前排隊,搭計程車等。在這些例子中,每個人均經過一般考量後,而選擇完成某些行動。比較起來,對未出現在當場的人所付出的考量會逐漸消逝,不管這些人本身是多具有權威或受人喜愛。然而互動系統本身並不是固定不斷的,能將本身的界線(boundary)調整,而使互動的雙方本身能談論(talk about)非出現的人,雖然我們不能與之交談(talk with);同樣地,對於當下出現的雙方,在互動系統中產生的就是彼此進行交談,是談論的活動。由此可見,語言使得未出現在互動系統內者的溝通成為可能,亦即以訊號(sign)取代未出現者所具有的性質。如此,互動系統與環境(Umwelt)間的關係即被充實並強化,而且由於語言文字的幫助,這類的互動關係能不局限在當下面對面的溝通方式,而能擴展到過去及未來。且藉由語言,人們能對過去或未來的人、事、物,發生互動,這也是人類與動物不同的互動方式。魯曼認為,人類互動系統所具有的優點同時卻也是它自身的限制所在,即在互動系統中的成員必須遵守談話的順序,如果許多的成員堅持要同時或互不相讓地發言,將導致成員彼此間不了解彼此的內容,系統無法消化成員所傳達的訊息;如此將導致系統的運作不良。由於互動系統對於順序的要求,必須集中在一項參與者所共同關注的主題上,不同的主動只能依次被處理,參與者也只能對現今共同關注的主題發表意志或轉移主題。如此,即可能涉及隱約地對於每個主要討論階段的控制及對其他參與者的注意。故依魯曼的觀點,互動發生時,即表示形成了一項溝通的系統。它能與環境交互影響著。但由於它受制於時間之故,使得它對於較複雜的訊息,在處理上需消耗較長的時間。因此這類面對面的互動系統在與其環境的關聯性上,不會形成較高的複雜性。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互動系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