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君子五教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陳雪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君子五教」語出〔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意思是說聖賢教人,因人品材質高下而施教,小以成小,大以成大;孟子提出君子教誨人的五種方法,以適應各種不同材質的學生,可以解釋如下:
  1.時雨之化:對於聰明材質已具相當程度的學生,如同播種時,人力已盡,尚未能自化,若適逢甘霖,便能生長發育,比喻教師對學生若能適時點撥,則如及時雨般滋潤草木,自然可以透悟。孔子對於顏子、曾子等弟子,便常用此法。
  2.成德:是就學生已有的德性,給予教導,使之進而達到最高的境地,如孔子之於冉有、閔子騫。
  3.達財:就著學生的材質而教,使之發展通達,成為有用之人,如孔子之教子路和子貢便是。
  4.答問:就學生所問的問題回答,孔子對各個弟子同樣的問題,回答卻不同,便是此例;而且是孔子常用的方法。
  5.私淑艾:對於不能及門受業之人,有德君子的言行仍然能發揮影響力,學生可以自行探討其善言善行以修養自己,也可歸入於君子的教誨之中;孟子便自認是私淑孔子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君子五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