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典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ǔ diǎn |
解釋:
少昊、顓頊、高辛、唐、虞所著的典籍。漢.孔安國〈書經序〉:「伏犧、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文選.張衡.東京賦》:「昔常恨三墳五典既泯,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五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傅元龍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五典」一辭出自〔尚書 .舜典〕;帝堯晚年,召集四方諸侯,討論繼承人選,大家推薦以孝聞名的舜。堯乃對舜作各方面的試練;先命舜為司徒,經文上說:「慎徽五典,五典克從。」五典指五常之教,即〔左傳.文公十八年〕所說的「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堯本以德治國,注重教化,對舜的試煉,先從最基本的職掌教育工作開始;待見到舜工作有成效後。再命舜掌百揆,說明了堯把教育列為百政之首,也是我國典籍中有關教育措施的最早記載。舜秉持堯的治國理念,因此在舜攝政後,立即派契為司徒,擔任「敬敷五教」的工作。五典是五種基本的道德倫常,為維繫家庭和諧及社會安寧的主要力量;先從家庭做起,因為這是每個人立身行事、待人接物的最早、也最切近的行為表現的環境,而一家人也是生活中最早、接觸最頻繁的人。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五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