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健康照護體系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ealth Care System
作者: 劉仲冬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健康照護體系乃「經由有意的增進健康行為演化而成的社會制度及文化模式」。為了對應疾病,人類社會發展出預防及治療疾病的調適策略,其中包括疾病及健康的知識、信仰、價值、態度、意識形態,治療疾病及促進健康的民俗、儀式、技術、符號,治療及照顧者的角色及行為規範等,交織而成互相增強及支持的複雜系統,謂之健康照護體系。
  不同社會有不同的健康照護體系,包括不同的制度、病原理論及治療技術,例如我國傳統的中醫體系、印度及阿拉伯醫學等。
  由於文化的中心主義,一般往往有兩種偏狹的觀念:(1)將當時當地社會所流行的健康照護體系視為唯一的、正統的,如當代流行的西方生物醫學;(2)認為健康照護體系即等於治療系統。其實健康照護體系應包括所有健康促進的信仰、知識、技術及行動,如環境衛生、食品營養等的科學知識、技術及工作。
  健康照顧系統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與其他部分交織不可分,因此任何對健康照護體系的研究,如果不考慮當時當地的社會文化,特別是經濟、宗教、社會及政治組織的話,即無法真正了解其全貌。
  克雷曼(A. Kleinman)指出,在多元醫療的複雜社會,健康照護體系常包含三個部分:通俗醫療、民俗醫療及專業醫療。通俗醫療包括家庭、親屬、鄰里社區網絡裡的醫療照顧行為;民俗醫療指未經當地政府核可者所從事的醫療工作,如草藥醫;「專業」指的是有執照的合法醫療工作者。克雷曼的分析受到許多其他學者的批判,認為克雷曼的分類不但以西方生物醫學為中心,而且忽略了女性在醫療照顧上的貢獻。
  對醫療體系的研究始自西方醫學,漸漸拓展到其他文化中的醫療及健康照護體系。這樣的行動不但拓展了醫學研究的視野,有助於醫療推廣,而且讓我們省思什麼是最好及最恰當的醫療及健康照顧。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健康照護體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